為落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河北省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冀工信企業函〔2022〕180號)要求,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和創新賦能,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主題和目標
(一)行動主題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宣傳政策、落實政策,紓解難題、促進發展”為主題,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支撐作用,匯聚和帶動各類優質服務資源,組織服務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為中小企業送政策、送管理、送技術,促進我市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1.提高政策惠達率。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各級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政策,幫助中小企業知曉政策、理解政策、享受政策,提高政策知曉率和惠及面。
2.擴大服務覆蓋面。利用好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平臺,充分發揮各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引領帶動作用,廣泛動員和組織我市各類優質服務機構參與服務行動,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服務供給。
3.增強企業獲得感。聚焦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數字化賦能、工業設計、金融財稅服務、管理提升、權益保護、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幫助中小企業切實解決生產經營和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精準滿足企業服務需求,增強企業獲得感。
二、行動內容
(一)圍繞“宣傳政策、落實政策”,開展政策服務
1.廣泛宣傳政策。匯集國家和省市各部門政策要點,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渠道,加強與各類新媒體平臺合作,以短視頻、圖文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宣傳解讀惠企政策,擴大政策宣傳覆蓋面,提高中小企業政策知曉率。
2.精準推送政策。利用“十問七找一宣講”、頭部企業包聯等活動,進一步了解企業政策需求,加強政策“個性化”推送和精準匹配,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3.咨詢解讀政策。深入產業園區、產業集群,開展中小企業“百場萬家”公益服務活動,以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和咨詢等志愿服務和公益性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及時、全面、準確理解和掌握政策,最大限度擴大政策普及面。
4.幫助享受政策。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靠近產業、貼近企業的優勢,集聚專業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申報、政務代理、訴求辦理等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及時享受政策,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實、中小企業應享盡享。
(二)圍繞“紓解難題、促進發展”,加強專業服務
1.開展創業培育服務。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作用,為創業者和初創小微企業提供創業輔導、商業策劃、設立登記、政務商務代理、投融資對接、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等服務,幫助中小企業提高創業成功率。積極推介企業參加河北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打造交流展示、項目孵化、產融對接平臺,發掘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
2.推動創新賦能服務。推動大型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檢測認證機構等面向中小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實驗試驗、檢驗檢測、資源共享、技術成果轉化推廣等技術服務。推動“專利護航”行動落到實處,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開展工業設計賦能中小企業活動,組織工業設計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產品、功能、結構等設計服務。組織節能技術裝備供應商、節能服務公司、節能診斷機構等為中小企業提供節能診斷分析服務,推動中小企業實施節能改造。
3.實施數字化轉型服務。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篩選推薦面向中小企業的優秀數字化服務商、數字化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激發中小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信心。組織數字化服務商和專家團隊開展數字化水平評價診斷服務活動,為企業提出數字化轉型方案或建議,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推動中小企業設備上云和業務上云,提升中小企業信息化、數字化能力。
4.組織育才引才服務。加強多層次人才培訓,持續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聚焦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職業經理人等群體開展專題培訓。動員組織中小企業參與全國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等活動,動員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積極參與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與中小企業供需對接。鼓勵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人才招聘、人才培訓、人力資源管理等服務,解決中小企業人才后顧之憂。
5.強化管理咨詢服務。組織工業診所等管理咨詢機構和專家,開展巡診咨詢活動,為中小企業提供發展戰略、精益生產、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品牌塑造等管理診斷和咨詢服務,幫助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提質。鼓勵開展企業管理經驗交流、管理創新成果總結推廣和對標等活動。
6.深化投資融資服務。引導各類融資服務機構開發適用對路的金融產品,通過線上對接、線下撮合,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成功率。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專精特新”企業打造“專精特新貸”、“信用貸”等信貸產品;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培訓,提供金融惠企政策解讀、金融產品與服務推介、信用征集與評價等服務。
7.組織市場開拓服務。動員中小企業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展會、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合作論壇等各種經貿洽談展示展銷活動,促進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和商貿合作。發揮互聯網平臺作用,幫助中小企業利用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拓展銷售渠道,提高企業和產品知名度。
8.強化權益保護服務。深入推動“法律六進”活動,鼓勵開展法律宣講、法律咨詢、法治體檢、維權等服務,幫助中小企業提高合規經營水平和依法維權能力,預防和化解法律風險。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等為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風險預測預警和糾紛防控服務,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明確專人負責,加強組織協調,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定服務目標,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服務活動,不斷提高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實效。
(二)強化服務響應。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需求,國家和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市級相關服務平臺等各級各類平臺要及時響應,聚集和帶動社會專業服務機構,根據中小企業需求開展服務會診和組合服務。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中,信息類、培訓類平臺每家年服務企業1000家以上,技術類、創業類、融資類平臺每家年服務企業500家以上;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中,信息類、培訓類平臺每家年服務企業600家以上,技術類、創業類、融資類平臺每家年服務企業300家以上;國家和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對基地內企業服務全覆蓋。
(三)按時報送信息。各縣(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協調推動本地服務行動開展,于每月3日前將上月服務中小企業工作開展情況,服務情況匯總表(附件1)、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小型微型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服務情況統計表(附件2)及典型做法和案例報市工信局。郵箱:ssmeng2021@163.com。
(四)及時跟蹤總結。各縣(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跟蹤了解企業滿意度,對服務開展和服務效果進行評估,總結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加強宣傳推廣,擴大中小企業知曉面,引導中小企業踴躍參與、積極對接,營造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