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儀器專項等重大科技計劃項目中,征集一批符合廣東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重大需求的優秀項目,納入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及相關專項中予以資助……”記者22日從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獲悉,廣東今年的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服務“出新招”,首次面向全國承接相關科研項目在廣東合作落地。首批征集項目的通知已在其官網發布。
地處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廣東創新意識強,市場活力足。但由于歷史原因,廣東科技基礎和力量比較薄弱,大院大所較少,造成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缺乏。新時代下,廣東創新驅動發展應如何“破題”?廣東選擇了開放合作提高創新水平,此次主動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遴選一批符合廣東需求的項目入庫支持,就是他們的新嘗試。
記者得知,此次所征集的領域涉及到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等十大領域,均與廣東產業發展布局相吻合。最大的變化是面向全國包括港澳地區征集項目對象,打破了以往項目只接受省內單位申報的單一局面。征集對象包括“十二五”以來已驗收或即將驗收的國家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十三五”以來國家重大重點科技計劃項目,以及在國家評審結果優秀但受財政預算投入等原因未獲立項,但均能在廣東開展后續研究或產業化應用的項目。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規劃財務處負責人表示,“面向全國、廣東承接、常年受理、集中入庫、強化服務、科學組織”是此次項目組織的創新特點,也是積極貫徹近期中辦、國辦《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重要舉措。該負責人表示,“此次申報將大幅壓減項目管理的繁文縟節,國家計劃組織、評審、驗收等材料可直接作為廣東立項評估依據”。
專家對廣東此舉予以高度評價。“廣東此舉在全國沒有先例,反映出廣東正以更加開放合作的心態吸引全國各地的科研成果來落地。”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元豐表示,目前,我國各省所出臺的科研項目申報,主要面向所在省里的科研單位、企業開放,廣東此舉無疑是一大突破,有助于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解決國內科技成果轉化不通暢的問題。
此次申報將港澳地區納入項目申報范圍,將產生怎樣的效果?王元豐說:“港澳地區有很多特色科技成果,通過向港澳地區征集項目的做法很實在,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向縱深發展合作,科技創新資源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
記者了解到,主動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遴選一批符合廣東需求的項目入庫支持是廣東科技計劃改革的一部分,接下來還將推出一系列改革力度大、影響范圍廣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