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創業項目最高可獲得1億元資助,個人創業項目最高可獲得2000萬元資助,入選國家、省“千人計劃”的可再獲得各級政府400萬元、200萬元的個人獎勵……
5月10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臺州人才新政三十條》(以下簡稱《三十條》)新聞發布會上,新鮮出爐的一條條人才新政都含金量頗高。臺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呂志良介紹,臺州市此次出臺的人才新政在臺州歷史乃至浙江歷史上,都是引才用才力度最大的政策。
臺州地處浙江沿海,當地民營經濟發達,制造業企業眾多。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溫臺模式”一度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經濟模式之一。近年來,臺州經濟發展正積極謀求轉型升級,進行著裂變擴張趕超發展。
“趕超發展的核心動力是創新,核心要素是人才。”呂志良表示,此次《三十條》聚焦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多項政策為浙江全省首創或率先探索。
《三十條》在調動企業積極性、留才、平臺建設等7個方面,實現了在浙江省的率先改革和大膽創新。比如,率先開展企業人才工作積分制探索,率先開展企業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試點工作;率先探索建立最高100萬元的企業人才補充養老保險(商業保險);經認定,對企業通過獨資、并購等方式在境外新建立的重點實驗室、研究院、研發中心等科研人才創新機構的,以財政后補助方式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提出高校、醫院可以先進人后報備,率先將備案制管理落到實處等。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海正藥業首席科學家朱天民2010年到臺州工作,5年合同期滿后,選擇繼續留在臺州工作。作為一名醫化行業高端人才,他對臺州重視人才感到興奮。他說不僅自己是受益者,很多人才被吸引留在臺州發展。“臺州確實是個干事創業的好地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到臺州來一起創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