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由京津冀三地科技管理部門聯合發起,燕山大學承辦的“第四屆京津冀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秦皇島順利召開。論壇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協辦。秦皇島市政府副市長楊鐵林出席論壇,京津冀三地主管自然科學基金的負責同志及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等高校院所的300余青年才俊參加了論壇。
論壇開幕式上,燕山大學劉宏民校長首先代表燕山大學向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他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三地聯合舉辦京津冀青年科學家論壇,對于京津冀青年科學家加強學術交流,增進感情友誼,推進協同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秦皇島市政府副市長楊鐵林代表秦皇島市致歡迎辭,他介紹了秦皇島市海洋資源及臨海產業發展情況,并歡迎各位與會代表為秦皇島市國家級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建設獻計獻策。受河北省科技廳副廳長郭玉明委托,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李志國主任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京津冀青年科學家論壇是貫徹落實2014年8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與河北省科學技術廳聯合簽署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合作框架協議》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京津冀三地基礎研究合作取得的一項豐碩成果,在促進三地青年學者開展學術交流、促進彼此合作、推動創新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次論壇以“海洋科學與未來”為主題,設置了智能裝備與海洋、信息科學與海洋、環境化工與海洋、生命醫學與海洋等4個分會場,共15個研討主題和25個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姜景山院士、姚建銓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高峰教授以及中船重工系統工程研究院程俊超博士出席論壇并作大會特邀報告,重點介紹了微波遙感信息傳輸處理及應用、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構架和智慧海洋物聯網建設、大功率海上風浪一體化復合發電原理及裝備、“智慧海洋”工程等領域研究進展和重要成果。在4個分會場,京津冀青年科學家們圍繞“海洋工程智能裝備與裝備智能化”、“水下探測與通信最新技術”、“海洋環境化工與生態治理”和“深海生物與海洋醫學”等主題對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京津冀青年科學家論壇得到與會青年科學家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們的一致認可,已經形成了京津冀基礎研究交流與合作的良好平臺。下一步,三地將繼續促進三地人才交流與合作,打造京津冀青年科學家論壇等品牌系列活動;繼續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在深化重點領域實質性合作、整合重點實驗室資源、促進專家資源和科技成果共享等方面不斷推進京津冀基礎研究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