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7日,中國·曲周“新三農”論壇暨全國科技小院聯盟啟動會在河北省曲周縣召開。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農民日報社、全國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來自農業部、教育部、地方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全國37所農業高校和英國洛桑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農業部原副部長路明在會議上指出,科技小院是創新產權制度、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一個新亮點、新方法、新模式。
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作為集教學、科研、農技推廣為一體的創新模式,8年前以曲周縣為起點,面向全國逐步推開,目前建立了81個小院,形成了覆蓋20個省市區22個作物生產體系、多家農業科研院校共同參與的全國性協作網絡——科技小院聯盟。
“除了知識和技能,科技小院讓學生們得到方方面面的鍛煉,曲周這塊地方更是培養了學生們的家國情懷。”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東軍談到曲周科技小院的學生時激動地說,“科技小院聯盟的啟動是對于這種培養模式的認可,我們有信心以面向農業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為引領,以進一步加強縣校、市校、省校間合作為載體,以不斷提高人類營養與健康水平為目標,定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科技服務和傳承文化,做好做實小院的每一項工作,爭取再創佳績。”
“科技小院駐扎在農村和農業生產第一線,與農民、企業和政府‘零距離’開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的三位一體新模式,‘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四零’服務是我們的宗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告訴記者,“科技小院有效解決了科技人員與農民脫節、科研與生產需求脫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
為促進科技小院更好更快地發展,農民日報社發起建立資助基金,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開展科技小院研究生公益資助計劃。九康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云南云大科技農化有限公司為此次資助計劃的出資方,資助金將交予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培養基金或科技小院聯盟高校科技小院專業研究生培養基金進行專項管理,資助標準為每年每名研究生兩萬元,包括學費、生活費和指導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