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省政務服務管理辦獲悉,為了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加強災后重建要素保障,推動受災地區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省政務服務管理辦提出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推行“項目容缺+并聯審批”、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效率等八項政務服務政策措施。
對水利基建項目、市場開辦、市場保供、應急物資生產經營涉及重建設備設施生產銷售的審批,建立“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即來即辦、隨時約辦、優先審批。
對簡易低風險項目推行容缺預受理,一次性出具階段內所有審批結果。對新建、改擴建項目的用地、規劃、能評、環評審批服務事項,實施部門聯動,一站式全鏈條并聯審批。對不改變規模、不新增用地的水毀修復水利項目,原項目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有關部門原則上予以認可,直接編制初步設計報告。
指導受災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設立“綠色通道”,對用于搶險救災物資采購和災后重建工程項目招標,實行特事特辦,做到隨到隨受理,優先安排場地服務,加快采購和建設進度。因災情影響無法正常提供服務的,臨近地區交易中心或省交易中心均可提供相關服務。指導受災地區積極開展遠程異地評標,提高招標投標活動效率,擴大專家共享范圍,提升招標投標活動質量。
在河北政務服務網和移動端“冀時辦”開設“支持災后重建”專區,統一匯聚有關災后重建支持政策,開通災后重建有關政務服務事項的統一網上辦理入口,讓企業群眾能夠通過線上渠道了解災后重建支持政策、辦理有關政務服務事項,助力企業群眾加速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將群眾通過12345熱線反映的災后重建方面訴求,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辦理。
在信用河北網站開設“信易貸”災后重建服務專區,鼓勵金融機構為受災企業提供專屬定制化產品,優化“冀時辦”等手機端融資功能,為企業自動精準匹配金融產品和優惠政策,提高信用融資便利度。
組織各級企業服務中心深入受災企業進行摸底,建立企業需求臺賬,“一企業一方案”精準幫扶,高頻同類型事項打包集成幫辦,企業分布較為集中的組成服務團隊集中上門服務,充分發揮助企紓困平臺作用。
受災地區鄉鎮(街道)行政綜合服務中心、村(社區)綜合服務站開通臨時應急便民服務窗口,組織服務中心(站)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掌握群眾重建需求,準確反饋相關職能部門,及時提供援建服務,廣泛宣講災后重建有關支持政策,全力以赴推動災后重建工作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