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園博園工業文化遺產展示區,錯落有致的“鋼鐵森林”與四周藍天、白云、綠地的自然風光融匯成了一幅和諧的生態畫卷。昔日滄州大化老廠區,如今已蝶變成工業文化遺產展示區,成為我市展示綠色轉型發展及工業遺產活態利用成果的靚麗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時,要求河北“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市委十屆七次全會作出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的部署,為我們實現發展底色更綠、生態環境更美的目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位于任丘市的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公司,是我市距離北京和雄安新區最近的大型煉化企業之一,地處大氣污染防治重要環境敏感區。近年來,華北石化公司先后完成催化煙氣脫硫脫硝改造、新建污水處理廠、VOCs綜合治理等環保項目,污染物排放濃度均低于特別排放限值要求,達成了產能增加一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一半的“增產減污”目標,“向綠色要生產力”的發展思路在石化產業的實踐成效初顯。
“公司對節能減排、生態環保方面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生產流程中的環保標準要求也隨之不斷提升,我們肩上的環保擔子更重了,但走出裝置看到外面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環境,就覺得一切努力都是都值得的!”作為華北石化公司硫磺回收裝置長,陳剛在生產過程中與技術人員積極探索新的節能減排技術和方案,通過不斷實驗和改進,優化調整提高酸性水汽提裝置凈化水回用量,大幅減少了凈化水外排量;溶劑再生裝置調整富余低低壓蒸汽使用,控制穩定低低壓管網壓力,降低裝置能耗的同時減少了廢氣排放……一張張亮眼的“環保成績單”,讓陳剛當之無愧地成了公司的勞動模范,也彰顯了華北石化公司對生產環保的重視。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我們堅持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進一步壓低單位GDP能耗、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任丘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小剛表示,將進一步明確目標、抓好落實,切實提升園區綠色發展能力,推動由“燃料型”向“材料型”轉型升級,奮力打造任丘兩千億級綠色石化基地、雄安新區清潔能源保障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為我市綠色化工發展助添新動力。
在近期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鑄造協會年會上,泊頭市接受了中鑄協三年一度的復審授牌,蟬聯“中國綠色鑄造名城”桂冠。從“中國鑄造名城”到“中國綠色鑄造名城”的華麗轉身,正是泊頭市大力推動鑄造產業綠色轉型最有力的見證。近年來,泊頭市秉承“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動鑄造產業提升裝備水平、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條,推動鑄造行業實現了從“拼體量”到“重質量”的轉變。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以構建綠色、高端、智能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目標,扎實推進鑄造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泊頭市委書記張榮霞表示,泊頭將大力實施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實施一批“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新增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產品體系。堅持智能改造賦動能,持續開展工業產業提質提效工程,扎實推進“入園升規技改”專項行動,鼓勵企業以裝備、工藝、產品、管理等方面改造升級為重點,開展全產業鏈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改造,實現從“傳統工藝技改”轉向“高端智能技改”,推動鑄造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引進和實施一批拉長產業鏈條、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大項目好項目,引領帶動鑄造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取得更大成效。
日前,在吳橋縣桑園鎮西街村村委會活動廣場上,工作人員正在為前來咨詢的村民發放“六五環境日”宣傳冊,講解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宣傳展板、橫幅排列整齊,“趕大集”式的場景、接地氣的語言、生動的漫畫圖冊,讓村民對生態環保法律法規、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有了更為形象、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一方水土滋養一方百姓,一方百姓孕育一方文化。吳橋縣的自然環境是吳橋雜技文化賴以產生、傳承和發展的“原始土壤”。當下,吳橋縣正全力爭創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區域內河道、水渠、坑塘眾多,大運河的生態狀況更是直接關系到吳橋雜技及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繁榮。全面、系統、深入開展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是實現“抓綠色興文化”的重要基礎。
“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戰略要求,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吳橋縣委書記崔炳甫表示,吳橋將充分利用“天下雜技第一鄉”和世界遺產大運河兩大資源,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統領,加快建設水清、路暢、岸綠、景美的運河生態,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打造富有滄州特點、吳橋特色的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游帶。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為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強市鋪就綠色底色,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滄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