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在线欧美/66m66m摸成人66永久免费/免费麻豆av/国产中文在线

?
媒體報道
此欄目下暫無子欄目

中心簡介更多>>

       該中心是經縣政府批準、民政局注冊的非企服務機構。 主要負責收集國內外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信息,建立科研成果信息數據庫;建立科研、質量、信息、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專家信息數據庫;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組成專家服務團;組建專家及相關企業的產學研對接平臺,組織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接洽談活動,協助完成產學研科技成果的轉化,做好科技成果的專利申報服務。

        聯系人:遲習卿 
        電    話:0317—8861931  
        手    機:13603338667
 
 

 

首頁 > 媒體報道

厚植民生福祉 繪就幸福底色——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我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來源: 滄州日報
作者:南皮縣產學研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
日期: 2023-06-10
【字號

 

增進民生福祉,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時強調,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切實解決廣大百姓關心關切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促進京津冀地區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推動京津優質中小學基礎教育資源同河北共享,深化區域內高校師資隊伍、學科建設、成果轉化等方面合作。要推進醫聯體建設,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布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群眾生活,改善人居環境,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新作為。”市委十屆七次全會,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作出了全面部署。隨著一系列民生舉措的落實和拓展,基本公共服務更為優質均衡,人民群眾生活更加殷實富足,民生保障底線兜得更牢更實,托起了滄州人民“穩穩的幸福”。
“我想找找有沒有合適的崗位,沒想到第一天就找到了!”在2023年滄州市畢業生就業市場首場招聘會上,簽署就業意向協議的劉莉莉感慨道。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飯碗。我市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從崗位開發、創業扶持、技能培訓、就業援助等方面綜合施策,努力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今年1至5月,全市已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月”等系列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37場,提供招聘崗位11萬余個,求職登記8.98萬余人次,介紹成功4.74萬余人次。針對重點群體就業,我市靶向施策,多渠道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強化精準幫扶、招聘服務、就業指導、維護權益等“不斷線”就業服務,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擴大就業見習規模。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務工,加快就業崗位開發,促進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創業,強化農民工就業服務保障,實施農民工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
暢通失業人員救助渠道,加強失業登記、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崗位推薦、生活保障聯動,開展常態化就業幫扶。落實退役軍人就業安置政策,幫助就業創業。
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志明表示,市人社局堅持將服務融入京津冀就業工作大局,落實好跨區域就業信息協同和發布制度,堅持需求引導和供給優化協同,完善勞務協作機制,力爭全年新增農民工向京津等地轉移就業4.8萬人。同時,積極落實京津冀創業服務協同機制,加強京津冀創業孵化基地交流合作,參加電商創業賦能鄉村振興大賽等系列京津冀創業服務合作行動,引入京津優質創業名師資源入駐全市67家孵化基地,指導幫助我市4860家創客創業項目,確保全年帶動就業達到1.2萬人。
教育,是國之大計,也是民生大事。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全面普及”到“優質均衡”,我市始終把教育當作最大的民生,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提高教育水平,唱響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奮斗之歌。
下午課后服務時間,走進滄州市實驗小學,籃球、舞蹈、書法等社團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學生身心全面發展。“自從孩子參加了學校的課后服務,我再也不用提前下班接孩子了。課后作業在學校就能完成,徹底消除了我的‘心病’。”談到課后服務,市實驗小學一名家長表示非常滿意。目前,課后服務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和有實際需求的學生中覆蓋率達100%,受益中小學生77萬人,課后服務社團達85種,數量近8000個。
與此同時,教育項目建設的“加速度”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插上羽翼”。今年以來,市教育局大力實施義務教育擴容提質民生工程,全市新改擴建學校25所,目前15所已主體完工,項目完成后可增加有效學位3.1萬個。此外,我市大手筆謀劃建設教育園區。總規劃占地8935畝,入園學校6所,分3期建設,建成后可有效拉動城市向東發展,擴大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優化職業教育區域布局,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能力。
“學有所教、學有優教,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呂榮鋒表示,將緊緊錨定“人民滿意、教育強市”工作目標,堅持勤奮為根、研究為軸、創新為源、爭優為本,聚焦群眾關注、短板弱項、難點熱點、量化指標、部廳重點和中心任務,全力推動全市教育工作在“黨建統領高質量發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職業教育服務發展、高等教育提質晉位、五育并舉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精準服務教研引領、高效保障筑牢防線”八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日前,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公布,滄州在全省11個地市和全國37個地級市(含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兩輪評審答辯環節脫穎而出,成為我省唯一一家項目示范試點,獲得中央財政支持2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時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承和身體素質特點的“中國藥”,特別是要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我市緊抓中醫藥全面發展的大好機遇,全力推動中醫藥技術傳承創新、中醫藥人才強基培優、中醫藥服務模式創新、中醫藥文化傳承弘揚四大工程,建設市縣鄉村四級集預防、保健、治療、康復、文化于一體的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全力打造“普惠中醫、智慧中醫、特色中醫”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強市,推動試點示范效應不斷放大,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熙園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活動室內,76歲的天成熙園小區居民李阿姨,正和社區合唱團成員一起排練。“我們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常客。”她說,每天八點半到十點半是他們的活動時間,排練到中午,就在這里的餐廳吃午飯。熙園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是滄州市首個投入運營的社區綜合性老年日間照料中心。中心負責人介紹,作為傳統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的有效補充,這里不僅能為周邊3000余名居民提供常規的居家養老、日間照料服務,也能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家庭病床、康復訓練、心理診療等深度服務。依托新華區政府居家養老服務保障體系與服務資源,為熙園社區轄區及周邊5萬余名居民提供智慧居家養老信息管理支持。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政策引領、示范帶動、多元推進,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拓展服務功能,不斷優化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探索“醫中有養、養中有醫、失能有保”的健康養老模式,切實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水平。先后打造10個由滄州市中心醫院、青縣康泰醫院等醫療機構托管運營的社區日間照料站點,提供體檢、康復保健等居家醫養康養服務,共建立檔案7698份,累計服務老年人6.7萬人次。同時,探索建立“1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1個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1家醫聯體內的上級醫院”的“三個一”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目前,全市305個賦碼社區全部建成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點(中心),實現了日間照料服務設施全覆蓋。滄州中心城區建成多個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醫養康養示范中心,覆蓋城區4.3萬老年人。
做好民生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民生的接力棒不斷傳遞,久久為功,用小實事累積成大民生,一幅幅溫暖幸福的民生圖景,正在滄州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

您是本站第112934位來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