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似一部交響,激蕩著新時代政協人勇毅前行的鏗鏘足音。
五年如一幅長卷,記錄著河北政協事業向上向好的發展軌跡。
回望十二屆省政協五年奮進路,一份成績單詮釋出實干擔當的底色:向省委、省政府報送協商議政專題報告122篇;向全國政協和省委、省政府報送社情民意信息1835期,得到肯定性批示136件次;審查立案3964件提案全部辦復,175件重點提案全部辦結……
五年來,十二屆省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與省委齊心,與政府協力,與人民同行,團結動員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廣大政協委員,堅持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交出了服務大局、服務人民的政協答卷,書寫了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河北篇章。
一、深化理論武裝 在學習中筑牢思想政治基礎
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必須始終緊跟科學理論的指引。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要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2022年5月6日,省委書記倪岳峰到省政協機關調研走訪時要求。
“學”字當頭,省政協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將黨的創新理論學深悟透。
2022年10月16日和23日上午,全省三級政協、四級政協委員38000余人集中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習近平等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10月24日、27日,省政協黨組召開擴大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11月9日,省政協專門加開學習性常委會會議……
一次次滌蕩心靈的深入學習和研討,一場場人氣滿滿的宣講……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省政協氛圍濃、合力聚。
學習是共識的基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十二屆省政協把學習作為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的有效途徑,引導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不斷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當好政協制度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十二屆省政協共召開199次黨組會、主席會,75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69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19次全省政協視頻學習會,自覺把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銘刻腦海、扎根心田、融于工作。
以上率下,層層落實,把學習的風氣樹起來——
2018年6月,省政協組織開展全省政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研討活動。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自覺當好學習“帶頭人”,通過“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這是省政協首次實行省市縣政協三級聯動,首次進行分專題學習,首次運用視頻會形式舉辦輔導報告會,開創性實現了全省政協系統理論學習全覆蓋。”省政協秘書長陳書增介紹。
以規促學,全員覆蓋,把學習的機制建起來——
加強理論武裝,既要靠政治自覺,也要靠制度保障。十二屆省政協構建了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為引領,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為支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全省政協視頻輔導報告會、專題讀書班、委員講堂、委員宣講、委員網上讀書群等活動為輔助的學習制度體系。
以學促思,多措并舉,把思想共識凝聚起來——
2021年4月上旬,省政協圍繞學懂弄通黨的創新理論,用“三堂課”串起黨史學習教育的“點線面”,上好理論課、實踐課、研討課,在學習中統一思想,在理解中增進認同。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十二屆省政協突出重點學、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真正讓科學的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打牢推動人民政協事業蓬勃發展的思想基石。
二、堅持黨建引領 讓黨旗在政協高高飄揚
政協之“政”是政治之“政”,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人民政協的根本要求。
2019年9月20日,黨中央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了政協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全部工作之中,切實落實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各項要求。”
8天后,中共河北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在石家莊舉行。同年10月29日,全省政協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暨專題輔導報告會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省政協黨組制定落實方案,明確42項工作任務;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五年來省政協向省委請示報告工作403項。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
“省委批準成立省政協機關黨組……”2018年5月,省政協召開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大會宣布成立機關黨組。在此基礎上,省政協社法委先行先試,在專委會委員、聯系界別委員中率先成立委員履職黨支部,開展靈活多樣的黨建活動。
連續兩年,省政協黨組召開推進會,加強對全省政協黨建工作的指導。“支部建在界別上、委員聚在黨旗下”的曲周縣政協黨建工作創新做法成為全國性先進經驗。
哪里有政協委員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省政協黨組創新“互聯網+黨建”“黨建+協商”等新平臺,推進政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打通了實現“兩個全覆蓋”的“最后一公里”。
五年來,省政協成立由9個專委會分黨組、26個黨支部和19個黨員委員活動小組構成的政協黨的組織體系和黨建工作制度體系,構建起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獨具政協特色的組織體系。
黨建興則事業興,黨建強則事業強。十二屆省政協黨組堅持黨建與履職深度融合,形成了以黨的建設引領履職實踐、以履職成效檢驗政協黨的建設工作質量、政協黨建和履職融合發展的工作格局。
三、聚焦主責主業 “專”出專門協商機構的新樣子
政協之“協”就是協商之“協”,政協是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如何把“專”字文章做好,把專門協商機構效能做實,是十二屆省政協著力探索的重點工作。
2018年,是我國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也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年。面對易地扶貧搬遷這個最難啃的硬骨頭,政協組織該如何發揮作用?
實地察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情況,詳細查閱“一戶一檔”,詢問搬遷群眾感受……從太行山深處到塞北壩上,省政協調研組先后走訪100余戶貧困戶,開展座談交流70人次,考察易地扶貧搬遷項目26個。民主監督調研報告成為7市35縣黨政一把手的案頭“標配”。
2022年,省政協更是以助力推進全面鄉村振興、加強防返貧機制建設為題開展專項監督,一年接著一年干,唱響協商式監督的“連續劇”。
在精準深實的互動協商中加深理解、形成共識,不斷提升建言資政質效,努力使專門協商機構“專”出特色,“專”出水平。
協商內容進一步向中心聚焦——
省政協聚焦“國之大者”和民生關切,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獻計出力,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組織開展“聚力量、防疫情、促發展”活動。通過深入調研、精準協商,把黨政所想、黨政所需、黨政所急,轉變為政協所議、政協所商、政協所能。
協商形式進一步拓展和創新——
省政協積極探索網絡議政、遠程協商,讓協商更便捷更高效。創新會議方式,圍繞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主動擁抱互聯網,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形成線上與線下、場內與場外、委員與群眾、委員與部門之間深入互動的立體網絡;針對大事要事深化協商式監督,提升協商新效能。
協商程序進一步規范和完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省政協制定完善一系列協商辦法、會議規則等規章制度,完善協商成果采納、落實和反饋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五年來,省政協協商議政大格局逐步完善成熟——以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專題協商會議為重點,以界別協商、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協商式監督為常態,以遠程協商、專家協商會為延伸。“中國式商量”作用更加凸顯,實踐愈加深入。
四、提升服務水平 譜寫人民政協為人民新篇章
進入新時代,燕趙大地一派昂揚奮進景象。
十二屆省政協認真探索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特點規律,把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價值追求融入服務大局、服務群眾、服務委員、服務市縣政協之中,努力開創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新局面。
在服務大局中彰顯人民政協新擔當。
聚焦大事要事建言獻策,聚焦重點難點擔當作為。全省政協著眼大事開展重點履職1475項,報黨委政府報告805篇,提交提案5188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517篇,捐款捐物4.5億多元,交出了服務大局的“聯考卷”。
在服務群眾中展示人民政協新作為。
針對老有所養、幼有善育問題,省政協組成調研組赴有關市進行實地調研;圍繞“推動社區街道居家養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展專題協商;針對貧困地區和困難群體的醫療問題,舉辦遠程醫療講座、遠程會診、遠程查房……
民之所需,力之所及。十二屆省政協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察民情訪民意,傾心為民辦實事,努力把“問題表”變為“成績單”。
在服務委員中展現人民政協新風貌。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委員作用如何發揮?
十二屆省政協研究制定河北省政協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工作制度,幫助委員知情明政;建立委員之家,打造建言資政的平臺、凝聚共識的窗口、聯系群眾的橋梁;開創委員講堂、委員訪談、冀在協商等欄目,搭建政協掌上履職APP、“數智政協”等平臺,讓委員利用自身的影響力,發揮好正面引領、凝心聚力的作用。
在服務市縣政協中實現人民政協事業新發展。
“基層政協工作基礎薄弱、人員力量薄弱”,是制約新時代基層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五年來,省政協出臺《省政協領導成員聯系指導市縣政協工作辦法》,建立健全了市縣政協主席座談會、秘書長工作交流座談會、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等制度,為服務市縣政協提供平臺支撐。
五年實踐探索,五年守正創新。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人民政協任重道遠;踏上新的奮斗征程,人民政協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