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科技情報研究院編撰的《河北省SCI論文統計分析報告(2020年度)》發布。報告從論文數量、文獻類型、學科分布、期刊分區、期刊影響因子以及論文引用情況等多個角度,對我省2020 年全年SCI論文收錄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直觀展示了我省基礎研究現狀。通過SCI論文收錄總量、論文來源期刊的分區分布及高被引論文數量三個維度的數據對比分析,可看出我省基礎研究能力水平繼續穩步提升。
從發文總量來看,基礎研究能力水平穩步提升。2020年河北省Article和Review類型的SCI論文共8095篇,同比增長16.9%。從發文機構看,被收錄百篇論文以上的機構有17個,其中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作為第一梯隊均高于1000篇,其中河北工業大學,全年SCI論文收錄1294篇,占比16.0%;燕山大學1094篇,占比13.5%;位于第二梯隊的河北大學論文收錄606篇,占比7.5%;華北電力大學478篇,占比5.9%。華北理工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作為第三梯隊,均達到200篇以上。從論文分布的13個學科領域來看,工程技術最多,為3396篇,其次是醫學1768篇,第三名是化學896篇。與近兩年數據相比,論文收錄數量排名靠前的學科位次變動相對穩定。由此可見,我省排在前三的優勢學科有工程技術、醫學、化學。
從1區發文和高被引論文數量來看,學術影響力穩步提高。SCI論文的影響因子是國際上通行的用于評價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論文來源期刊的影響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論文質量。按照《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4個分區劃分標準,河北省2020年度SCI論文屬于SCI 1區的共623篇,涉及12個學科,占比7.7%,同比增長27.1%。在1區的623篇論文中,涉及32個單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大學。數量超過20篇的機構還包括華北電力大學、河北農業大學、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等9家。從機構1區論文影響因子看,河北工業大學影響因子總和為1348.82,平均影響因子為8.54;燕山大學影響因子總和為976.548,平均影響因子為8.96;河北大學影響因子總和為832.371,平均影響因子為7.71。2016-2020年1區論文數量分別為95、268、367、490和623篇。與2016年相比,2017-2019年,我省1區發文數量增長率分別是1.8倍、2.8倍和4.1倍,2020年達到了5.5倍,實現了逐年大幅增加,體現出我省基礎研究學術影響力持續穩步提升。
從高被引論文來看,2020年我省高被引論文有176篇,與上年相比增加61篇,反映出我省科研活躍度的提高。其中,2020年河北省科研機構發表高被引論文數量最多的為燕山大學(37篇),排位靠前的包括河北工業大學(23篇)、華北電力大學(22篇)、河北大學(15篇)、華北理工大學(15篇)。
202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指出,基礎研究是推動原始創新、構筑科技和產業發展“高樓”的基石。我國已經到了必須大力加強基礎研究的關鍵時期,立足現實,決不能錯過這個時機。從此次發布的報告中可看出,2020年我省基礎研究的能力水平穩步提升,科研活躍度大幅提高。今后,我省將進一步弘揚科學精神,加大基礎研究領域科研投入,著力加強基礎研究,加大改革力度,創造有利于基礎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態,更大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活力,不斷提升自主創新水平,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河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