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工智能技術一個分支,機器學習已被廣泛用于多個領域。英國劍橋大學23日發布一項研究顯示,這種技術在實驗室模擬狀態下能成功預測地震,未來或許能更高效預測這類災害的發生。
機器學習主要是設計和分析一些讓計算機可自動“學習”的算法,從數據中自動分析獲得規律,并利用規律對未知數據進行預測的技術。它已廣泛應用于數據挖掘、生物特征識別、搜索引擎、醫學診斷、檢測信用卡欺詐、證券市場分析等領域。
來自劍橋大學、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以及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個特殊系統在實驗室中模擬地震,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借助一種較隱蔽的聲學信號來“訓練”機器學習算法,從中找到規律,最終實現對地震發生的預測。這種聲學信號是地殼斷塊沿斷層的突然運動所發出的。而這種突然運動被認為是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
根據這份已刊登在《地球物理學評論快報》的報告,機器學習技術能夠分辨出這些聲學信號中的特定規律,這種聲音通常在地震發生前很長一段時間里就被捕捉到,根據這些特征,機器學習技術能夠評估斷層承受的壓力,以及還有多久會發生斷裂,最終對地震是否發生進行比較精確預測。
報告作者之一、劍橋大學教授漢弗萊斯說,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聲學數據能夠提前相當長時間預測地震何時發生,這就有了充分時間來發出災害警報。
這項成果主要是在實驗室模擬地震中實現的,這與真實狀況仍存在一定差別,研究團隊希望盡快將這一技術應用于真實的地震分析和預測中,以進一步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