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我市深入開展2025年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全面推進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要素環境和信用環境優化升級,進一步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實施市場活力提質專項行動。我市進一步暢通市場準入渠道,推行“開業第一見面人”服務模式,推動涉企“高效辦成一件事”政策直達。同時,開展2025年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深化招標投標“雙盲”評審改革,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實施政務服務提標專項行動。在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上,制定“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和常態化推進機制,積極推出滄州特色事項。在優化行政審批服務上,開設“跨省通辦”遠程虛擬窗口,提供遠程幫辦服務,并依托“冀時辦”實現超200種證照亮證、掃碼用證便利化應用,推動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互通互認。
實施要素供給提檔專項行動。我市深化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登記服務,支持企業同步辦理土地使用權首次登記和抵押登記,實現“交地即交證”“交證即抵押”。同時,形成企業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校畢業生人才、技能人才4張需求清單,有序推進小微企業首貸培植、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提升,強化人才、資金、科技等各類要素保障。
實施法治保障提能專項行動。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我市在安全生產、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領域,推行非現場監管執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各級行政執法人員應用“掃碼入企”APP,在進入企業開展現場執法檢查前,掃描被檢查企業營業執照二維碼,實現執法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完善企業破產制度,開展破產積案清理,采取拍賣、實物分配、租賃、政府回收等多種方式變價處置破產財產,推動破產財產多元化協調處置。
實施信用建設提優專項行動。我市健全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將合法性審查作為市縣政府招商引資承諾的前置程序,規范招商引資行為。持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將經營主體基礎信息以及反映實際生產經營狀況的信用信息納入目錄管理,依法依規開展信用信息歸集,整合形成信用主體檔案信用庫。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
加快建設營商環境港口示范區。我市推動黃驊港營商環境港口建設提質升級,優化通關流程,全面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便利化申報模式,提高貨物通關效率。大力推進黃驊港水上交通綜合協調指揮系統和滄州黃驊港數字化中樞平臺(一期)項目建設。此外,推行海船轉籍登記不停航辦證服務,提高船舶轉籍登記效率,縮減辦結時限。
實施助企紓困提效專項行動。我市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做好優質項目推介,組織開展上下游、產供銷對接活動,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并推廣共享工廠模式,幫助企業降成本、提質量、增效益。加強政企常態化溝通對接,聽取民營企業訴求建議,依法依規妥善解決一批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