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旨在將京津冀區域打造成為國家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應用先行區、改革綜合試驗區和全球大數據產業創新高地。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指出,大數據對于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希望三地通力合作,加快打造以北京為創新核心、天津為綜合支撐、河北做承接轉化的大數據產業一體化格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先行示范、率先引領的功能,共同將京津冀區域打造成為國家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應用先行區、改革綜合試驗區和全球大數據產業創新高地。
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指出,聯合申請共建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是三地經過科學論證后,提出的一項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舉措。北京市正在研究落實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具體方案,在產業創新方面,計劃重點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云計算和大數據是其中之一,北京還將積極研發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與天津、河北戰略協同,共建共享,從植入新要素、引導新布局,實現 “大數據促升級”;貫徹新理念、踐行新方法,實現 “大數據強治理”;通過緊扣新實踐、推廣新應用,實現 “大數據惠民生”等三個方面著手實施建設,切實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伯旭代表三地,面向全球發布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向國內外各界介紹京津冀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張主任強調京津冀三地將各自發揮在大數據產業、技術、市場資源密集的優勢,共同將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打造成為國家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大數據應用先行區、國家大數據創新改革綜合試驗區、全球大數據產業創新高地。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建設將突出創新驅動、突出服務民生、突出聯動協同、突出產業融合四大基本原則。計劃通過5年的建設,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將取得明顯的成效,到2020年底,以人為本、惠及民生的大數據服務新體系初步建立。大數據紅利充分釋放,成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同時還設立了京津冀大數據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建設了京津冀大數據協同處理中心及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應用感知體驗中心等。其中,京津冀大數據協同處理中心預計將建成E級超級計算機,形成超級計算與云計算融合的大數據處理基礎設施,數據處理能力達到百億億次,存儲能力超億B級。
與此同時,京津冀大數據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首期計劃募集100億元,通過支持大數據及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并購、股權投資等方式,助推京津冀地區大數據產業整合協同發展和行業應用推廣。基金還將與產業資本、金融機構等在項目端協同創新,預計可帶動社會投資總規模達400億元。其首批合作單位包括海淀區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引導基金、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國富資本、浦發銀行、南京銀行等。
此外,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還圍繞大數據促進清潔能源應用、制造業企業轉型、產業園區建設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項目簽約,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