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領域
本成果屬于新材料技術領域。
◆技術簡介
我國是世界第一銅消費大國,但75%的銅資源依賴進口。開發高性能銅鋁復合材料,替代廣泛應用于信號傳輸、輸變電、儀器儀表等領域的純銅導體,對于推進以鋁節銅、緩解銅資源短缺具有重大意義。本成果發明了高性能銅包鋁材料的連鑄直接復合及加工成形短流程技術,研制了連鑄成形關鍵裝備,突破了雙金屬連鑄直接復合界面控制、雙金屬復合材料加工協調變形等關鍵技術,開發出高性能銅包鋁電力扁排、銅包鋁扁線和圓線等產品。本成果技術具有生產效率高、環境負荷低和成本低,可生產大斷面和異型斷面銅包鋁復合材料等特點。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已轉讓兩家企業實施,已建成年產千噸、三千噸、五千噸級銅包鋁復合材料生產線3條,可節銅70%以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成果專家鑒定意見認為:“…具有鮮明的獨創性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整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獲2010年度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
◆應用前景
高性能銅包鋁電力扁排可廣泛用于現代化建筑的輸配電、電力成套開關設備的電力母線排、冶金、化工等低電壓大電流設備的主母線排。根據國家電器行業協會數據表明,“十一五”期間,輸配電設備的需求量將達到1800億元,其中母線槽產品占35%,可達600億元以上。如按目前全部使用銅扁排考慮,銅需要量巨大。使用銅包鋁母線槽可節約用銅量70~80%,有利于顯著減輕銅資源短缺壓力;按目前銅價7萬元/噸,鋁價為2.2萬元/噸計算,使用銅包鋁復合扁排可使母線槽產品綜合成本降低40%以上。銅包鋁復合電力扁排市場前景廣闊。
◆經濟效益分析
推廣應用本成果技術,可以取得顯著的節銅效果,有利于緩解我國銅資源短缺問題,創造重大的經濟社會效益:2010年我國信號傳輸、電磁線、電力電纜、繞組線用等領域銅總用量超過380萬噸,若其中3026(約100萬噸)可用銅包鐳復合導體替代,按銅包覆體積比平均為25%~30%計算,可節省用銅70~75萬噸,增加用鋁23~25萬噸,可節省原材料成本400~450億元;建筑、電力、冶金、化工等領域導電純銅扁排的年用量在50萬噸以上,如采用銅包鋁復合扁排替代各種純銅扁排,則可節省用銅35—40萬噸,增加用鋁11~12萬噸,可節省原材料成本200~220億元。
◆合作方式
技術轉讓。
聯系人:劉新華謝建新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0號,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先進制備加工技術研究所
電 話:010 - 62332254
傳 真:010-62332253